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IP地址,因为有IP地址的存在设备和设备之间才能互联,才能进行数据传输。根据定义,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,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,它是设备链接网络后的逻辑地址。IP地址由4段数据构成,每段1字节,8位二进制数。
互联网络最设计之初,为了便于搜寻网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,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(ID),即网络ID和主机ID。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,网络上的一个主机(包括网络上工作站,服务器和路由器等)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。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,即A类~E类。其中A、B、C三类由InternetNIC(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)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,是常用的三类IP地址;D、E类为特殊地址。
一、A类IP地址
A类IP地址,第一段一字节数据表示网络号,剩下三段表示主机号。规定网络号最高位必须为0,则可以表示0000 0001-0111 1111,即126(除去全0和全1)个网络,剩下的3个字节数据可以表示2^24-2个主机。A类子网掩码255.0.0.0.
多用于大型组织或机构,如政府和军事机构、大型研究机构等。
二、B类IP地址
B类IP地址,前两段2个字节数据表示网络号,剩下两段表示主机号。规定网络号最高位必须为10,则范围从10000 0000-10111111,即128-191,地址范围从128.0.0.0-191.255.255.255,共有2^14-2个网络,可以容纳2的16次方-2个主机。子网掩码255.255.0.0.
多用于中等规模的组织或公司,如大学校园、教育机构、研究实验室以及中型公司等。例如,一个拥有数千台设备的大学校园网可能会选择使用B类地址来管理其内部网络。
三、C类IP地址
C类IP地址,前三段3个字节数据表示网络号,剩下一段表示主机号。规定网络号最高位必须为110,则范围从1100 0000-1101 1111,即192-223,可以表示2^21-2个网络,可以容纳254个主机。子网掩码255.255.255.0
多用于小型组织或个人使用,如小型企业或家庭网络。并且因其主机地址空间充足且易于管理的特性,它们也常被用于分支办公室或远程站点,确保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顺畅。
四、D类IP地址
D类IP地址的范围是从224.0.0.0-239.255.255.255,它们不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,无传统意义上的子网掩码。
主要用于多播(Multicast),允许一个或多个发送者(源头)传送信息给多个接收者(目的地)。多播是一种高效的通信方式,特别适用于多媒体应用和实时数据传输。
五、E类IP地址
E类IP地址的范围是从240.0.0.0-255.255.255.255,E类地址没有固定的网络位和主机位划分,无传统意义上的子网掩码。
主要用于实验和研究目的,如科研开发、实验网络等,一般不用于商业网络。且这类地址在实际网络部署中很少见,因为它们并未正式分配给任何特定用途。